秦岭那头
镇巴:“丹治”富了百姓美了家园
赵侠专业号 | 2013-11-26

 位于大巴山脉陕西“南大门”的镇巴县,地跨汉江、嘉陵江两大水系,是“南水北调”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。过去这里水土流失严重,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近年来镇巴县发扬“吃苦耐劳,默默奉献”的水保精神,创新实施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工程(简称“丹治”),富了百姓美了家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创新治理“小流域”

   清明时节,从镇巴新开通的红石梁隧道出口,沿210国道一路南行,漫山遍野的核桃林、茶园披上了绿装,一片片高标准石坎梯地美丽壮观,长达30公里的绿色、生态、经济、旅游走廊如诗如画……这是镇巴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。
   2007年10月,镇巴率先实施南水北调“丹治”一期工程。他们采取捆绑使用水土保持、农田基建、以工代赈、口粮田、农业综合开发、天保等项目资金,集中连片建设包括杨家河、拉溪塘在内的10条小流域,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。在坡陡地段实施水土保持造林7706公顷、坡改梯工程482公顷、生态修复9657公顷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2平方公里,占计划总任务的100%。
   在治理过程中,镇巴县实行县长、局长、乡(镇)长、村长、组长、施工队长“六长”负责制,推行定领导、定机构、定人员、定任务、定资金材料、定质量、定工期、定安全生产,严格考核奖惩的“八定一奖惩”管理办法,探索出“管理工程化”、“施工专业化”、“三签验收制”、“投工承诺制”等一系列新的治理模式和措施。取得了“建一处,成一处,连一片,靓一方”的成效,其中渔渡镇大地沟等4条小流域治理点,被授予“国家级示范小流域”。其典型经验,还分别在河南、湖北召开的全国“丹治”二期工程启动会上交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灾后重建新家园

   山青水绿,花香鸟语,一排排石坎梯地,一道道绿色屏障,一幢幢别样小楼……把拉溪塘村衬托得一派生机盎然。然而谁能想到,这里三年前竟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破烂村。
   2010年,镇巴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,损失惨重。重灾区拉溪塘村及相邻村子,90%以上基本农田毁于一旦。灾情发生后,不屈不挠的拉溪塘村群众,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,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灾后重建。
   他们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,构筑起上拦下保、立体防御的工程体系。河堤、谷坊等工程措施,既防止了沟底下切,又保护了农田、村庄、学校。生态林、植物篱等林草措施,有效地团结了土壤结构,减少坡面冲刷,降低泥石流发生。这些工程的实施,在后来的暴雨袭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,被当地群众称为“保水保土保命工程”。
   今天的拉溪塘村,灾后共新修河堤3条1100米、石坎梯地200亩、排洪沟等水系工程20余处。良好的生态环境,让这里变成了一个水、电、路、讯、太阳能等配套设施齐全的移民新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丹治”立下头一功

   “既要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,也要保障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人民的发展利益。”县委书记赵勇健自豪地说,镇巴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,“丹治”搭台,部门唱戏,农业总产值比治理前增加30%,粮食产量人均达到450公斤。项目区人均纯收入,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30%,人均基本农田1.2亩,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83%提高到90%,产出率提高41%。
   眺望杨家河镇三湾村项目区,昔日的荒山秃岭,被郁郁葱葱的生态屏障所代替。“这里原来是不毛之地。三湾村能有今天,是‘丹治’立下头功。”村民谭顺华喜不自禁地说:“水保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,还肥沃了土地。全村栽上了优质核桃树,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不成问题。”
   为了水源地生态环境,镇巴县先后淘汰关闭了一批矿产加工、生物制品、水泥建材等企业。同时,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和旅游业,走上了一条“绿色经济”发展之路。全县森林覆盖率已由治理前的59.9%提高到65.2%,新建的茶园、核桃林等,在“龙头 基地 农户”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下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。目前,镇巴县“丹治”工程正在向城市延伸,已建成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”,国家级“园林城市”和“卫生城市”也已通过初验。这些都为川陕渝大生态旅游开发增添了后劲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